可可茶是什么茶?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可可茶是什么茶?

什么是可可茶?

可可茶=可可+茶?

它有什么健康功效?

可可茶(Camellia ptilophylla Chang)原名为南昆山毛叶茶,原始分布区在广东的龙门、从化、增城三县市交汇处的南昆山。可可茶茶树资源由植物分类学家张宏达教授发现,并在1981年根据曾沛先生采集提供的标本,发表了这个茶组植物新种,认为可可茶在系统分类上属于山茶科山茶属茶亚属茶组茶系,它和传统的栽培茶树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均同属于茶系的种。自20世纪80年代末,张宏达、叶创兴等研究团队对可可茶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可可茶是我国特异的一种茶树资源,其生物碱组分由可可碱(Theobromine,TB)占主导,含量最高可达6.8%,约是传统茶树资源的18倍;儿茶素组分由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GCG)占主导,含量最高可达9.88%,约是传统茶树资源的7倍。可可茶具有一些健康功效,在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综述了可可茶及其优势化学成分TB与GCG健康功效的研究进展及主要作用机制,为可可茶资源的创新利用或相关功能产品的研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长期以来,可可茶原产地百姓认为其具有消炎、助消化、预防感冒等作用,目前大量研究证实了可可茶在抗癌、降脂减肥、抗氧化和消炎等方面的功效。

可可茶优势化学成分的健康功效✦

相比传统茶类,可可茶有着突出的健康功效,这不仅与其茶多酚含量高有关,也与其独特的生物碱组成模式(TB为代表)和儿茶素组成模式(GCG为代表)有很大关系,现有研究均表明TB和GCG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TB的健康功效

大量研究表明,TB对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牙科疾病、呼吸疾病和肾病等有积极干预与治疗作用。

GCG的健康功效

EGCG是传统茶树资源儿茶素的主要成分,而GCG是可可茶树资源儿茶素的主要成分,GCG在市场上的价格是EGCG的10~100倍。已有研究证实GCG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降血糖、抗氧化、抑菌消炎、抗脂和抗肿瘤,GCG在某些方面作用效果甚强于EGCG。

可可茶、TB与GCG的保健功效的主要作用机制✦

TB作为一种腺苷受体(AR1和AR2)拮抗剂,在抑制血管生成、抑制脂肪分化和增强记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GCG下调cAMP浓度,抑制CREB磷酸化水平,进而减少MITF的表达,保护细胞免受异常黑色素生成的影响。TB和GCG的部分作用机理具有相似性,比如都可抑制JNK/ERK/P38MAPK途径及下游的PKB/mTOR/NF-κB信号通路,下调IL-6、IL-1β、MCP-1和MMP-9的表达,发挥抗炎和抗肿瘤作用,同样可可茶、TB和GCG部分作用机理也具有相似性。目前,可可茶、TB和GCG的保健功效研究还处在细胞和动物试验阶段,鲜有临床干预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其功效机理的系统性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另外,TB与咖啡碱(CAF)的化学结构相似,因此它们的生理活性也有很大的相似性,吴命燕等综述报道,CAF对心血管疾病、癌症、神经疾病和呼吸疾病也有干预治疗作用。而TB具有CAF没有的生理功能是抗牙本质过敏性、修复牙釉质损伤作用。GCG是EGCG表型异构体,两者的生物利用度有差异,张梁等分析发现,小鼠体内的EGCG相对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大鼠,并通过推算EGCG在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并不低于小鼠。Xie等通过建立体外胃肠道消化模型试验,发现EGCG的降解明显大于GCG,说明GCG比EGCG的生物利用度还低。通过整理分析发现,目前可可茶的优势化学成分TB、GCG的健康功能相关研究较多,而可可茶的健康功效报道较少,主要体现在抗肿瘤、降脂和抗氧化抗炎3个方面,其他方面功效研究有待深入挖掘,因此TB和GCG的现有功效研究成果可以为可可茶尚未开展的功效试验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可可茶相关功能产品的研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简介

吴文亮

吴文亮,男,博士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茶叶品质化学与营养健康方面研究。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项,主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项,制定颁布茶叶相关标准等9项,获湖南农科院科技兴农奖1项,广西农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西梧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植物新品种权申请3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出版著作1部。

论文原文:茶叶科学 2021,41(5):593~607《可可茶及其优势化学成分的健康功效研究进展》论文作者:吴文亮1,童彤1,胡瑶2,周浩1,银霞1,张曙光1*1.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2.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核农学与航天育种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参考引用:吴文亮, 童彤, 胡瑶, 周浩, 银霞, 张曙光. 可可茶及其优势化学成分的健康功效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21, 41(5): 593-607. doi: 10.13305/j.cnki.jts.20210917.002.

来源:中国茶叶学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